俄乌冲突进入新消耗模式了吗 无人机频繁袭扰俄境内。9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在莫斯科时间9月27日深夜23点到午夜的一个小时内,防空部队在四个地区击落了17架乌克兰固定翼无人机。具体来说,别尔哥罗德州上空打下7架,沃罗涅日州6架,罗斯托夫州3架,克里米亚共和国1架。目前没有消息显示这次袭击造成了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维嘉优配平台,乌克兰方面也没有对此作出回应。
自今年5月以来,乌克兰的无人机频繁飞向俄罗斯境内。7月时曾出现过一天一夜内被击落171架的情况,当时列宁格勒州还因此有平民伤亡,铁路也受到影响。而此次被袭击的几个地区,本身就是无人机袭击的高频区域。别尔哥罗德州和沃罗涅日州紧邻乌克兰东部前线,罗斯托夫州有重要的军事补给枢纽,克里米亚则是冲突以来的焦点地带。这些地方要么关系到俄军前线的物资供应维嘉优配平台,要么是关键战略区域,自然成为无人机袭击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袭击往往与双方谈判进程有关。例如,7月的大规模袭击发生在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之后,而5月俄军也曾因乌无人机大规模袭击,反过来打击乌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乌克兰之所以频繁使用无人机发动这类袭击,主要是因为这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战术选择。无人机本身价格不贵,尤其是固定翼无人机,容易批量使用。即便大部分被击落,只要有几架突防成功,就能对俄军的补给点、仓库等目标造成破坏,从而分散俄军精力,让他们不得不分兵加强本土防空,无法将全部力量集中在前线。
此外,这也是一种“施压手段”。通过展示能威胁俄本土的能力,乌克兰在潜在的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乌克兰的无人机作战能力也在升级,从之前的前线袭扰逐渐扩展到俄境内更深的地方。尽管这次袭击主要集中在边境附近,但这种作战思路仍在延续。
对于俄军来说,一小时内击落17架无人机既体现了防空系统的反应速度,也暴露了本土防御的压力。这些被击落的无人机多是固定翼型号,飞行路线相对固定,容易被雷达探测。加上别尔哥罗德州等地长期处于警戒状态,防空部队的拦截经验比较丰富,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战果。然而,这并不能完全阻止无人机的持续袭扰。之前7月的袭击曾导致铁路中断、房屋受损,说明防空网络并非毫无漏洞,面对“蜂群式”的低成本打击,长期防御的消耗很大。
分析指出,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后方消耗战”的新阶段。乌克兰不再局限于前线反击,而是通过持续袭击俄本土目标,试图削弱俄军的后勤能力和国内士气。这种战术利用了无人机的优势,不用投入大量兵力,就能给对方造成持续困扰。俄罗斯方面虽然每次都能击落不少无人机,但长期应对这种袭扰会使防空资源被大量占用维嘉优配平台,前线的补给和部署也可能受影响。俄方之前表示,乌方的无人机袭击与实现和平的愿望相悖,无助于谈判推进。但从实际情况看,无人机已成为双方博弈的重要工具。对普通人而言,这些被击落的无人机数字背后,是边境地区居民的不安、前线物资的紧张以及冲突长期化带来的疲惫。比起讨论拦截了多少架无人机,大家更希望看到这些袭击彻底停止的那一天。俄乌冲突进入新消耗模式了吗 无人机频繁袭扰俄境内。
信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